姚洋支招稳增长提信心:出台消费刺激政策恰逢其时

原标题:姚洋支招稳增长提信心:出台消费刺激政策恰逢其时
3月份以来,姚洋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风险挑战因素影响,支招政策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增复杂性、严峻性、长提出台刺激不确定性上升,信心消费稳增长、恰逢稳就业、姚洋稳物价面临新的支招政策挑战。5月25日,稳增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长提出台刺激会后,信心消费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恰逢一揽子政策措施》,各部委也随即部署了具体的姚洋稳经济政策措施。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究竟有多大?支招政策该如何给企业纾困?下半年经济能否企稳回升?
5月31日晚,在北大国发院第158期 “朗润·格政” 论坛上,稳增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与北大国发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当前是稳经济的窗口期和关键节点
刘元春表示,当前是稳经济的窗口期和关键节点,召开稳经济大盘会议、部署一揽子措施,就是要保证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特别是二季度要实现正增长,失业率要下降。他指出,当前必须实施特殊的政策,帮助复工复产,打通因疫情产生的各种国民经济循环的断点、堵点,同时也要加大疫情救助和经济的推动力。
刘元春称,当前在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要全面复工复产、全面刺激经济,回到正常经济运行轨道上,让经济在平稳区间运行,避免出现停摆的现象。
对于当前形势的紧迫性与严峻性,姚洋谈到,4月份经济下行压力也出现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情况。
首先是房地产下滑严重。今年前4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了29.5%,比2020年疫情严重时期的降幅还大。由于房地产一直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下滑必然会对GDP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财政压力过大。2021年下半年财政压力就已经显现了。今年全年又安排了退税减税2.5万亿元,相当于去年财政收入的12.5%,同时地方又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或将进一步增大财政压力。
再者是就业压力空前。2020年疫情暴发后,失业率也曾高企,但2020年3月底大部分企业就复工了。然而今年疫情反复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大企业也在进行裁员。
救助市场主体与复工复产是最重要的工作
一揽子政策涉及6大方面33项措施,是否有优先排序?哪些是政策落地的抓手?
对此,刘元春表示,最重要的依然是抗疫,因为抗疫胜利是整个经济复苏的前提,只要疫情不结束,经济要想真正的完全常态化是很难的。因此,抗疫依然是大量工作展开的前提。也要对受到疫情强烈冲击的市场主体进行疫情救助,只有保证市场主体的存在,才能保证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人民的信心。此外,在抗疫的同时还要使复工复产、经济循环尽可能地向常态化状态进行恢复,经济要循环,要防止停摆。
一揽子政策加大了整个供求两端的刺激,刘元春认为,需求端要有扩需求的一系列的举措,供给端要有一系列的减成本的手段,两端并行使经济循环朝全面复苏的方向进展。
“这几个环节,是有先后顺序、有轻重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刺激经济一揽子政策中也有先后顺序,因为有些政策是短期能够见效的,但是在中期可能是难以持续的。有一些在中期可以持续,但是短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刘元春称,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安排不同的政策工具,使一揽子方案有搭配,有实施的路径。
谈及疫情纾困,刘元春再次强调,救助市场主体与复工复产打通各种堵点、断点是最重要的工作。
要改变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
对于目前继续采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姚洋表示,基建对于经济产生了托底的作用,但其拉动作用却越来越小。一方面目前的基建需求有限,只有在特定的行业里才有需求。另一方面基建对就业刺激并不大,居民收入增长有限,就无法刺激消费。
“我们一直有一个主导思想,就是重生产、轻消费,要改变这种想法。”姚洋表示,很多基建项目也都是消费性的,不仅不赚钱维护还需要费用,目的就是要提升消费。
此外,由于各地收入不平衡,中央政府不能采用发现金的方式刺激消费。对此,姚洋认为,可以由中央批准地方发行地方债。近期全国多地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经济需要一些有冲击力的政策提振信心,特别是提振消费信心,增加需求来保市场主体。
“最关键的是要有需求,没有需求市场主体就活不下来,要让他们进入一个正向循环,在疫情慢慢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出台一个消费的刺激政策是恰逢其时的。”姚洋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消费不足,要抓主要矛盾。
姚洋指出,推动基建在短期内有效果,但长期来说会有后遗症,地方政府会因为基建背上商业性债务,造成地方债的老问题。而搞消费是一次性的,不会有后遗症。
有观点认为一次性的现金补贴,很多居民并不会拿来消费,而是会进行储蓄。姚洋认为,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月光族来说,一次性补贴的现金很快就花掉了,而最贫困的群体则是欠债生活的,没有必要担心消费补贴会变成储蓄。此外,姚洋还谈到,进行现金补贴也是推动央行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好机会。
相关文章
11月贷款报价利率(LPR)出炉 LPR已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11月贷款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3.65% 5年期以上4.3%LPR已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当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2025-07-06消失在地产圈389天的新力老板张园林,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再度冒出新闻
文/乐居财经 严明会消失在地产圈389天的新力老板张园林,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再度冒出新闻。10月13日,张园林、吴承萍夫妻俩退出新力科技,南昌首骏房地产和南昌永琴陌实业各接盘50%股权。据乐居财经获悉2025-07-06-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南京。”有网友如是说。南京板鸭、盐水鸭、鸭血粉丝汤等等,都是南京著名的地方小吃。近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食品生产企业座谈会,南京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将联合申请集体商标,制定鸭血粉2025-07-06
五大指标或给出底部区域暗示?外资看好A股,准备迎接中国相关资产的“追赶行情”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一周来A股持续反弹,多个底部指标揭示A股已成功迈入底部区域。总体来看,有五大指标反映出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一是近两日已有17家公募及3券商资2025-07-06- 来源:北京商报据日本放送协会8月30日报道,日本著名实业家、京瓷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于8月24日在京都市的私宅中去世,终年90岁。在这之前,大多数人听到稻盛和夫的名字可能都停留在“机场成功学”,但很少2025-07-06
- 市场简评今日商品市场呈现多空分化,涨跌参半。黑色金属板块联动走弱,盘中双焦、)双双跌逾3%。能源化工板块跟随市场出现走势分化,原油、液化气、收涨,延续隔日的跌势,临近收盘跌近1%。油脂方面,三大油脂联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