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的前半生

5月13日下午4点,知网市场监管总局,半生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知网知网,半生再一次成为了舆论话题的知网中心。
40分钟后,半生知网发布公告回应,知网坚决支持,半生全力配合。知网并表示要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半生责任。并且,知网“将以此调查为契机”彻底整改。半生
在知网诞生前,知网人们对知网的半生态度是“天下苦等知网久已”。现在,知网人们对于知网的态度是“天下苦知网久已”。而如今,知网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
01
从公益事业开始
1998年,世界银行在《1998年度世界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一词,同年的中国正值亚洲金融危机过境,为提振内需,决策层决定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这一扩就是三年扩五倍。
作为高等教育培训的基建项目之一,国家科学技术部提出要建设中国的知识基础设施,随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系统工程”正式立项,作为牵头人,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明亮走上了台前。
那时的王明亮还是一个讲台上的物理系王教授,一个有情怀的“清华人”,一个时常苦恼于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文献资料以满足毕业论文需求的教育家。1995年,王明亮向清华大学提出了创办学术电子信息数据库的建议,从而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这么一个最早的,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学术期刊汇总刊物。
而当中国的学术期刊标准化工程开始,王明亮已经主导着自己的数据库稳定运行了两年时间。
1999年3月,王明亮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简称CNKI),以全面打通知识生产、传播、扩散与利用各环节信息通道,打造支持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总目标。并由清华大学以及上市公司清华同方共同发起建设。
同年6月,在以清华大学为首的一众高校支持下,中国期刊网(即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
当时,王明亮可能怎么也无法想到,依靠高校支持建立的资料库,有朝一日还需要高校们付费使用。
02
从公益到资源控制
知网曾被调侃,“我们不是论文的生产者,只是论文的搬运工”。
这句调侃,对于知网的业务模式进其实是一种精准刻画。简单来说,知网就是将发表于期刊的论文电子化,并根据一定的数据规范进行整理后,卖给高校或者是第三方机构。
目前,知网收录了10320种中国大陆出版的期刊,其中核心期刊就有1978种,核心期刊收录率高达99%,控制了整个学术资料市场的供给,这种控制甚至还是垄断、排它式的。
这种格局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历史因素存在:政策扶持力度太强。
1999年,王明亮主持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被作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国家层面标准,由新闻出版总署正式下发执行。这意味着任何一所高校想让自己的图书馆论文检索系统联网,就必须遵循这个规范。
当时,互联网技术初见雏形,全国各大高校各自为战,学术资源基本靠学者互相访问获得。这样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学术资料库可谓久旱逢甘霖,另一方面,学者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被更广泛的传播。
在清华大学的带领下,各大高校顺理成章的按照王明亮所制定的“规范”,完成了知网数据的原始积累。
诚然,电子数据库也不只知网一家,但对于期刊来说,知网确实是最大方的。
首先,这类学术电子数据库本就是一个对专业性要求非常强的存在,付费群体非常局限,且使用频次并不高,最早基本是靠着国家补贴艰难度日。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库们能给到期刊的钱并不多。
根据2006年前后的数据显示,期刊每年版权费大约是三千元,顶多到五六千元,即便跟多家数字出版平台合作,版权费也只能拿到一万元左右。
正是这一年,十几家高校学报为给到编辑部更高的经济报酬,共同跟知网谈判,同意独家授权,谈定价格是第一年三万,第二年三万五,第三年四万,五万封顶。
到了2009年,知网的独家授权已超过1000家,能够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说,搞学术的作者们也需要润笔费糊口。在知网官网公开的CNKI导报上,一篇知网高层在2009年就独家版权回答媒体提问的报道介绍,有653家重要学术期刊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订了期刊数字版权的独家授权协议,并且当时正处于洽谈阶段的期刊还有五百多家[5]。
期刊是顶级的学术资源,而另一大学术资源来源,则是博士、硕士们的个人论文。正巧,知网是中国唯一拥有国家批准标准刊号、正式全文出版的国家级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目前,我国65%的博士培养单位和56%的硕士培养单位,把自己的硕博士论文出版独家授权给了知网[6]。而学生们在提交毕业论文时必须签订《论文使用授权书》才能发表。
虽然这是霸王条款,但是想要发表中文论文,几乎没有人能绕开知网这一平台。
从机构学术到个人学术,知网基本完成了资源的垄断式控制,而这也成为了“天下苦知网久已”的导火索。
03
从垄断到口诛笔伐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3条的规定,垄断行为具体包括:1、垄断协议;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那么知网可能涉及以上哪几种垄断行为?不妨通过以下事实合理推测一下。
1、连年涨价
正如上文所述,知网给的稿费最多,收入却很有限,日子应该不怎么好过才对。
转机来的太突然,2009年以后,国内高校开始将大学生毕业论文知网查重通过作为强制要求,知网由于资料全,论文查重系统逐渐被高校选用。并随着教育部的两封文件(2012年教育部发布《学术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及2014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知网彻底成为各大高校的必选采购项。
教育部发文的初心是为了更好提升我国的学术质量,但这却成了知网连年涨价的底气,导致各大高校苦不堪言。根据武汉理工大学的说法,从2010年到2016年,知网的报价涨了132.86%,年平均涨幅高达18.98%,直到现在一年以百万计的订阅费用。
苦不堪言不仅是学校,在校大学生同样苦不堪言。由于中国知网查重服务不对个人开放,学校提供免费查收次数有限,有的高校知网免费查重次数仅有一到二次。但是,一篇论文的完成,一两次的查重根本是不够的,因此,很多毕业生只能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付费进行查重。
这价格甚至还有季节性,毕业季涨涨价极其正常。
高校与学生的苦不堪言,与知网收入的节节攀升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年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同方知网在最近10年营业收入翻了接近三倍。
那么查重费和数据库订阅费用是如何定价的?不清楚。
2、低价版权协议
知网作为国内最为权威,也是最专业的论文数据库,而单位规定的职称评审和晋升,论文引用数是一个重要条件。而能够带来官方学术引用数的,目前只有知网这个平台最管用。正是因为这样隐形霸权的存在,作者得到的稿费非常之低。
甚至呢,大多数时候作者不仅不奢望知网能给他们稿费,还希望知网最好能把自己的论文放进去,哪怕无偿也好,毕竟在知网,自己发表的论文引用量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
而对于期刊的版权,仔细看也存在诸多霸王条款,譬如有这样一条:合同期满5年内,知网仍享有合同规定的所有权力。
图片来源:花儿街参考这是有合同限制的,还有其它数以千计的涉及到著作权的“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相关案例,比较著名的例如2017年,由于知网未经许可使用的作品涉及多位文著协的权利人,文字著作权协会就曾起诉知网,以及2019年,89岁的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擅自收录其百余篇论文,最终胜诉获赔70多万元。足以看出这种侵权屡禁不止。
这是滥用市场地位吗?不清楚。
04
尾声
前有中科院拒绝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后有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宣布取消续订。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清华大学,实则在2021年12月10日就已经把同方股份的股东,清华控股的100%股权转让给四川省国资委了。
后有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称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一调查这两年都不陌生,阿里巴巴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处以182.28亿元罚款、美团因“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
那么重点来了,当年法院判决知网以200元/千字的标准,向老教授赵德馨赔偿时,中国知网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表示,如果按此标准赔偿,知网全部在库作品要赔1200亿元,比阿里的罚款多了一位数,显然不现实。
而如果不按这个数字罚款,那么就意味着仍有一大群学者的知识产权难以维权。
对知网来说,这次的反垄断调查或许还能成为从舆论中脱身的最佳良药,毕竟知网的公告上都写了“以此为契机”。
只要不让我放弃已有版权,不把我身上学术界的“特权”拿走,那不就是交点罚款的事嘛。
参考资料:
[1] 同方股份2011年-2021年年报
[2] 深度解读,知网究竟背后有何秘密,中国知网论文查重宝典
[3]中国知网为何能垄断各大高校?为何学校又“忍气吞声”步步妥协,中国知网论文查重宝典
[4] 中科院因近千万续订费用停用知网,知网回应了,澎湃
[5] 因“太贵”遭中科院停用,知网凭什么能“一家独大”,凤凰网
[6] 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知网,这些年赚了多少钱,DT财经
[7]知网是个什么东西啊,好暴利,网易数读
[8]一年收入10个亿 毛利61%,知网是个什么东西,搜狐新闻
[9]知网垄断有错,但免费午餐没道理,
[10]反垄断调查,知网眼中的“求生契机”,花儿街参考
相关文章
- 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刚好6点下班,回家路上听上半场,回家后看下半场,谁都不能打扰我看梅西卡塔尔世界杯首秀。”上班族王先生是梅西的球2025-07-06
- 邓超公主抱孙俪孙俪新浪娱乐讯,近日,孙俪工作室晒出孙俪邓超一家游玩的视频,只见夫妇俩恩爱十足,邓超一把把孙俪公主抱起,孙俪还对着镜头快乐地比“耶”。除此之外,一家四口还同框出现2025-07-06
- 檀健次工作室关于理智追星的倡议书新浪娱乐讯 5月2日,檀健次工作室发布关于理智追星的倡议书,倡议书中表示拒绝对非公开内容进行盗摄,抵制代拍,抵制买卖私人信息,跟机、跟车到酒店甚至住宅等行为。2025-07-06
- 杨幂晒漫画腰杨幂晒照新浪娱乐讯 3月21日,杨幂在绿洲晒出一张瑜伽照,并配文写道:“举手参与漫画腰挑战,有点难。”晒出的照片中,她腿搭在凳子上,上半身趴在地板上,身穿黑色短上衣2025-07-06
宁愿烧掉也不给欧洲?俄罗斯每天烧价值一千万美元的天然气,梅德韦杰夫:价格还会涨
俄罗斯又对欧洲停止供气了。当地时间8月31日4点至9月3日4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表示,将对“北溪-1”管道目前唯一能运转的压缩机进行检修,期间暂停向欧洲供气。这意味着,欧洲又陷入2025-07-06- 《云南映象》演出团队新浪娱乐讯 近日,杨丽萍宣布,受疫情影响《云南映象》演出团队暂时解散。她说:“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但是我相信,我们心里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