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立重大项目保障机制 223个项目完成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发布时间:2025-07-07 22:09:2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经济日报本报南京11月14日讯记者薛海燕)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江苏省聚焦稳增长促发展,打好资源要素保障“组合拳”的经验做法,入列其 。

经济日报

本报南京11月14日讯(记者薛海燕)9月28日,江苏建立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项目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江苏省聚焦稳增长促发展,保障保障打好资源要素保障“组合拳”的个项经验做法,入列其中。目完

重大项目建设是成自工业经济“压舱石”。近年来,然资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不断完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源素建立健全创新要素保障政策措施,江苏建立机制建立了一个平台、项目一套机制、保障保障一批制度、个项一个专班“四个一”的目完省重大项目保障机制,搭建省重大项目用地全程服务监管系统。成自为了做好用地计划,然资江苏省建立了要素跟着项目走、新增跟着盘活走、分配跟着效率走的管理模式,并出台12条政策措施精准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用海需求,加快推进重大投资项目落地投产。

北沿江高铁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之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沿海及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项目。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组建工作专班,为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靠前服务、前置审查,提前完成项目先行用地组卷材料准备工作。

截至目前,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227个实施项目中,223个已完成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保障率达98.24%,实现应保尽保。全省首批48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项目9月底前圆满完成要素保障。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开展多层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创建,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多措并举优化产业用地空间布局。无锡市新吴区为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提高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在该区闻泰智能制造产业园推行“园区+社区+地下空间”综合节地模式,通过共建共享服务配套设施,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南京市江宁区积极探索工业增容技改、工改高层厂房、连片改造及转型升级四种存量再开发模式,今年9月一次性推出132幅、1.16万亩存量地块招商,展现了盘活存量用地的力度与成效。

为了让“沉睡”的资源动起来,江苏省积极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建设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治理系统,使全省存量用地供应比例稳定在六成以上,土地开发利用履约比例、土地利用巡查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同时,为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江苏省还统一开展矿产压覆、地质灾害评估、环评等区域综合评价,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实行“带条件”挂牌,优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项目。通过并联许可事项,实现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审批流程提速2/3,从签订出让合同到发放施工许可,由100天提速至30天,项目立项到开工由180天提速至60天。

  • Tag:

相关文章

  • 百度盘前涨超2% Q3业绩超预期 核心经营利润自去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同比增长

    来源:华尔街见闻 许超今年9月,App的MAU月活跃用户)达到6.34亿,同比增长5%。受惠于成本下降及云业务营收业务增长推动,百度三季度营收维持正增长,核心经营利润non-GAAP)自2021年第二
    2025-07-07
  • VC/PE今年第一个好消息

    昨天稍晚时间,新华社发文表示,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变革,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必然有一个持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市场各方珍惜改革成果,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包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
    2025-07-07
  • 备战A股行情 百亿私募“招兵买马”

    ● 本报记者 朱涵部分百亿私募近日招兵买马,备战新年行情。同时,不少知名私募在新春之际,提出“新观点”“新举措”,表示看好A股新一年行情。百亿私募开启抢人大战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的百亿私募中,员工人数
    2025-07-07
  • Shopify盘前涨3% 分析师称其优势是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

    格隆汇2月2日丨Shopify(SHOP.US)盘前涨3%报51.78美元。该股自1月中旬以来加速上涨,年内累计升幅高达45%。分析师Sebastian十分看好Shopify。该分析师给予Shopif
    2025-07-07
  • 因销售过程未按规定实施录音录像等 邮储银行上海三家营业所遭处罚

    9月1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家营业所因销售过程未按规定实施录音录像等,分别被监管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其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
    2025-07-07
  • 1月份中证转债指数上涨4.23% 四因素发酵市场机会可期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 颖见习记者 刘 慧进入2023年,在权益市场整体上行背景下,可转债产品市场迎来“小阳春”。中证转债指数1月份上升4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