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城进阶:联动构建国际金融走廊 探路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高地

编者按
近日,广州国际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金融阶联建国际金技金要构建“两廊三极多节点”创新格局,城进同时要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动构度融地广州国际金融城在联动构建国际金融走廊上极具样本意义。融走融深今日起,廊探路科我们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合高聚焦广州国际金融城构建国际金融走廊,广州国际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金融阶联建国际金技金潜能与机遇。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城进位于广州天河区东南部、动构度融地伫倚珠江的融走融深广州国际金融城都是一片发展热土。这里几乎每一则新闻都备受关注、廊探路科充满想象。合高
5月末,广州国际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出让一宗金融城商业用地,总价超过18.8亿元,并要求竞得人及导入企业要实现不低于130亿元的整体营收。
继腾讯、广发银行、澳门国际银行、后,又有哪家巨头将落地于此?这片曾经的农田水塘将如何蝶变?金融城未来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案其实并不难找。金融城的规划建设,承载着广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实践。广州致力于推动金融业集聚创新,让金融能够有效辐射支持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构成了广州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逻辑。当前,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到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再到科技创新轴……广州的诸多重大战略部署中,金融城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国际大型城市中,金融城皆是中央商务区的“首席”,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象征。金融城的意义不仅在于加强金融要素集聚,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周边联动发展,实现辐射效应。随着广州国际金融城联动“一江两岸多节点”,与琶洲、黄埔和南沙紧密协同,迈向国际金融走廊的趋势日益显著。
这也在更高层面上呼应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走向。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两廊三极多节点”创新格局、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和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等战略,正牵引着广州国际金融城向国际金融走廊升级进阶。
多位专家学者认为,走廊形态更利于要素有序集聚创新和扩散辐射,特别是广州国际金融城未来将联动广东金融高新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等重要金融创新平台,实现串珠成链、内联外通,一方面匹配支撑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走廊,另一方面推动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
枢纽城市需要“金融城”引擎
广州东隅、珠江北岸,一座国际金融城拔地而起。
仅从一幢幢写字楼的名称便可一窥这片沃土的火热——越秀金融城、南方财经大厦、城投湾区金融港、汇金国际金融中心、珠光金融城壹号,金融机构和金融要素正加速在此集结。
“仅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引进的金融机构就有12家。”广州市天河区商务金融局副局长潘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既有广发银行、广州银行、南粤银行、华兴银行、等银行机构的全国或区域总部,还有中国人保、、、中国太平、新华人寿等保险机构的区域总部,广州金控、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等机构。
金融发展是城市产业升级的引擎之一。随着广州产业能级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入,广州对于发展金融产业的动力愈发强劲。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等几大具体目标。对于上述目标,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认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之于大湾区建设极为重要,如何有效地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创新创业,一直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
以旧金山湾区为例,其成熟的科创产业背后是强大的金融支撑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持续发力,加快建设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作为两条科创走廊交汇点、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的广州,责任重大。
为提升自身金融综合实力,广州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引擎的发展目标。“发力建设国际金融城是广州迫切提升在全球的金融发展能级的典型缩影。”广州市社科院财政金融所副所长蔡进兵表示,金融城将带动新的资源和要素集聚,并形成向周边区域的辐射效应。
“国际金融走廊”雏形隐现
作为长期观察研究广州金融业发展的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展凯认为,广州之所以要在珠江新城基础上再造一座国际金融城,主要是因为大湾区对金融赋能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广州在此方面的强度、密度和国际化程度均有提升空间。
“科技创新复杂度高、难度大、成功率低,是一个需要高投入且充满诸多风险的长周期行为。如果没有金融体系的强有力支持,科技创新能力不可能获得长足进步。”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易行健进一步分析。
也正因为此,广东提出一方面集中资源锻造战略科技力量,构建“两廊三级多节点”创新格局;一方面加速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完善科技信贷、多层次资源市场等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亿通表示,广州市“十四五”规划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全市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就是广州金融服务的首要目标。
展凯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州国际金融城承担着赋能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国际航运等一系列需求的功能,服务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的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以及进一步开放。
实际上,随着广州国际金融城发展日趋成型,其辐射引领效应也日益凸显。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需要与其它金融平台进行联动发展、互联互通。
广东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观察到,随着大湾区“9+2”城市群的协同创新迈向2.0阶段,科技资源、金融资源正在变得高度集聚,且出现了联动发展之势。
在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内,不仅广深港和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的作用日益凸显,还与之相生相伴着另一条走廊:包括香港、深圳前海、广州金融城、佛山广东金融高新区、南沙国际金融岛、珠海横琴、澳门等重大金融平台已经“串珠成链”,形成了一条国际金融走廊雏形。
“从金融平台到金融走廊,金融服务科技的逻辑不变,但科技创新和金融实现了深度耦合,将释放1+1>2的效果。”任志宏认为,广州国际金融城不仅承担着对内要素集聚、能级提升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与珠三角其他重大金融平台形成合力,辐射带动全省、协同港澳共建国际金融枢纽。
重塑“国际金融枢纽”新优势
“金融业务具有天生的集聚性,金融机构对产业发展趋势很敏感,一旦知道哪里有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出来,他们便会迅速跟进。”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表示,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扎堆”集聚,已然说明“金融城”的价值。
以伦敦金融城为例,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集聚区,伦敦金融城管理着全球约15%的资产,总额达到11万亿英镑。伦敦金融城的价值并非简单地集聚与管理财富,而是助力伦敦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广州如何放大金融城的价值,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金融枢纽?
在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看来,国际金融集聚区的形成,既是金融行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也需要政府的科学筹划和资源支持。伦敦金融城在这方面就很值得借鉴,其市政管理机构具有公司和政府双重属性,政府、市场能够协调地发挥“合力”,成为伦敦金融城长期以来始终保持旺盛的金融创新活力、金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丁安华认为,要放大广州国际金融城的价值,可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比如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一个议事决策平台,提高金融支持政策的有效性。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高级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周天芸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香港、深圳、广州三地金融总量超过伦敦、纽约等举世闻名的全球金融中心,推动大湾区内金融业融合发展,提升大湾区的金融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广东正以都市圈建设为中心,探索加快打通科技-金融-产业高水平循环路径。例如,通过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在受访专家看来,国际金融走廊也需要重塑新优势,发挥集聚与辐射效应:一是提升广州、深圳两个城市的金融发展能级,二是发挥珠三角金融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三是串联起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核心城市,携手共建国际金融枢纽。
(作者:刘雪 编辑:李振)
相关文章
- 国际能源价格不断飙升直接影响英国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英国天然气与电力市场管理局日前已把家庭平均年支付最高能源金额设定在3549英镑,10月英国能源价格上限还将提高80%,对此,英国民众发起“不付钱运动2025-07-07
- 左右逢源、野心十足的印度,能否成为新的超级大国?此时的印度,所展现出的是精明“商人”的做法乃至本色。文:陈九霖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责任编辑:辛国奇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大规2025-07-07
-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为了驱散通胀高企这朵“乌云”,各大主要经济体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掀起了一股全球“加息潮”。今年3月,美联储正式步入加息周期,在其通胀数据连续创下40多年来新高的困境下2025-07-07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与期权上市在即 有效填补小盘股风险管理工具空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证1000指数日K线图◎记者 费天元7月18日,证监会公告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开展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相关合约将2025-07-07- 8月30日至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将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杨合庆指出,草案三次审议稿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2025-07-07
- 来源:经济参考报“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在日前举行的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上做出上述表述,他认为,中药监管工作正全方位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以更大的魄力、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