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消金百亿增资方案落定 巨头争抢B端技术是关键

蚂蚁消金的蚂蚁百亿级增资方案引发关注。11月14日晚间,消金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下称“蚂蚁消金”)增资方案落定,百亿包括、增资争抢、落定、巨头技术舜宇光学等在内的关键多家公司将参与本轮增资的股权认购。本轮总增资金额为105亿元,蚂蚁增资完成后,消金蚂蚁消金注册资本将达到185亿元,百亿将成为注册资本金最高的增资争抢持牌消金公司。
值得关注的落定是,今年以来,巨头技术马上消费金融、关键中原消费金融、蚂蚁兴业消费金融等十多家消费金融机构通过ABS、银团贷款、股东增资等方式融资超百亿元。
融资背后是,在严监管和疫情的冲击下,行业洗牌十分明显,业绩分化更加突出。消金公司通过补足资本,一方面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在规模空间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们纷纷转向B端,以输出技术服务寻求增长。
《财经》新媒体记者注意到,本次增资完成后,蚂蚁消金的股东由原有的7位增加至12位。不过,蚂蚁集团仍持有蚂蚁消金50%的股份,为最大股东。
针对此次增资方案,接近蚂蚁集团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坦言,此次增资是蚂蚁整改的重要一步。
作为蚂蚁集团业务整改的一部分,蚂蚁消金作为由银保监会审批监管的全国性持牌金融机构,将承接两家蚂蚁小贷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需要满足经营杠杆要求。
但是,如果由蚂蚁消金承接历史存量以及未来的借呗、花呗等消费金融业务,按照目前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杠杆不超过10倍的规定,其原有的80亿元资本金远远不足,因此增资显得尤为重要。
博通咨询金融业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从蚂蚁集团自身角度来看,消费金融板块要符合相关的资本金和杠杆率等方面的规定,迟早要完成增资,而蚂蚁消金属于行业的头部,找到投资人并不难。此次增资目的在于满足监管对杠杆率的要求,帮助蚂蚁消金消化“库存”。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看来,蚂蚁消费金融此次增资动作主要是出于合规进行考虑。此前,蚂蚁将旗下消费金融业务进行规整,成立了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并启动了品牌隔离,主要承接花呗、借呗业务,需要根据业务的规模进行增资以满足合规要求。
研报认为,蚂蚁消费金融资本金自80亿元增至185亿元,其最多可承接的自营余额自约1000亿元增加至约2400亿元。而若全部用于联合贷款,则最多可以承接的“信用贷”和“信用购”余额则约3500亿元增至8000亿元。预计未来蚂蚁集团微贷业务的增长,将更多来自于助贷模式。
事实上,自2021年起,蚂蚁集团的消金板块整改动作频频,包括7月份花呗接入征信,随后的11月份,根据整改方案,花呗、借呗成为蚂蚁消金专属品牌,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服务则独立为银行信用购、信用贷类服务。
截至目前,不少用户的借呗已经更新为“信用贷”服务,部分用户的花呗也更新为“花呗”和“信用购”服务。据了解,这一工作仍在继续,未来会逐步覆盖到更多用户。
在强监管下,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各项监管要求,以及当下除了利率下行挤压利润空间,业务规模本身以及获客也面临较大压力。行业竞争同样不可小觑。不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如今跨界选手与日俱增,包括城商行、信托、互联网流量平台等都新建了消费金融业务。
蚂蚁集团方面指出,在今年“双11”期间,支付宝为抖音、快手、爱奇艺等100多家合作伙伴提供支付场景营销能力。同时,蚂蚁集团通过技术分享,助力印度、泰国、孟加拉、菲律宾、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打造本地版“支付宝”,让当地小微商户成为“码商”开始数字化经营。
马上消费金融方面则表示,自主研发AI技术打造的智能客服平台可以提供包括人脸识别、智能客服在内的多种智能零售解决方案,并已经输出给公司第一大股东方,覆盖了重庆百货的百货、汽贸、超市、电器、世纪购等多种业态相关业务。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转向B端意味着收入渠道的扩展,而技术服务收入的风险性相对于贷款收入来说也大大减少。但是,若只是输出通用性技术,并不能解决机构们面临的长期问题。
相关文章
- 证券时报记者 陈见南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养老金最新持股浮出水面。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半年报个股中,养老金共现身151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新进58股,增持31股。以板块分布统计,养老金持有个股中2025-07-07
- 【女子#银行卡突然多出1.9万一看是贷款#】#银行卡的钱突然多了也要警惕# 近日,上海青浦区的李女士来到银行网点,要求给一个 个人账户转账19000元,原因是对方转错钱了,自己的卡上多了19000元,2025-07-07
财经TOP10|印度突击搜查vivo,钟薛高雪糕烧不化引担忧!华晨破产重整闯关,万达电影净利骤降91%
【政经要闻】NO.1 7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2025-07-07硅料企业“大赚特征”,下游沦为“打工人”,光伏产业链还会畸形多久?
尽管光伏下游需求强度空前,但是上游的硅料企业依旧分走了“最大蛋糕”,占据光伏产业链利润空间近六成。上游“竭泽而渔”,下游怨声载道。7月初,有这样一则消息甚嚣尘上:因抗议硅片涨价,包括601012.SH2025-07-07“保交楼”再迎新政 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
据《经济日报》周二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表示,将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无息贷款,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作。报道称,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2025-07-07-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