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走向如何?

随着疫情影响基本消退,年中2023年春节之后,国货中国的币政经济活动开始恢复。而经济状况的策走恢复形势,与今年货币政策的向何走向和节奏息息相关。以2023年开年PMI数据和春节出行情况看,年中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后,国货中国线下活动“重启”势头尚可,币政意味着短期内央行降准、策走降息(MLF政策利率)的向何必要性趋弱。
但也应注意到,年中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国货全年视角下,币政货币政策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仍有必要。策走首先,向何消费复苏斜率的不确定性。春节消费的恢复力度并非“一片火热”,更像是“温而不暖”。除疫情限制外,居民消费还受到实际偿债压力偏大、对经济和就业的预期偏弱、汽车消费透支等因素影响。其次,商品房销售尚无起色。春节期间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大幅收缩,克而瑞统计的1月百强房企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另外,外需仍面临回落压力。2008年以来的出口增速下行期间,国内流动性易松难紧,货币政策往往加码刺激内需,对冲外需下行压力。
基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的要求,预计2023年央行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而要畅通“宽信用”梗阻,或需结构性工具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央行可能从优化对结构性工具的配套支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比如推出“货币政策再贷款+财政贴息”组合工具、疏通基建配套融资的市场化渠道)入手。
从总量上看,为补充流动性缺口,2023年中国仍有较大概率降准。从货币供给的角度出发,补充流动性缺口存在投放基础货币和提升货币乘数(可通过降准实现)两个途径。2022年央行大规模上缴利润,基础货币投放在补充流动性缺口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考虑到央行继续大规模上缴利润的空间有限,再贷款再贴现扩张需要一个过程,且外需走弱下外汇占款有回落压力,要保持大致平稳的M2增长,预计2023年存款准备金率或有0.5~1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降准在年中流动性紧张节点、四季度MLF到期高峰期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预计2023年央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首先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巩固银行让利成效入手,继而推动LPR和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最后驱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调整MLF利率并非“必选项”,更趋“相机抉择”。降息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手段。2022年,央行累计调降1年期MLF利率20bp,至2.75%,扣除通货膨胀率后,中长期实际利率的下调空间已然缩窄。
不过,在中国经济在回归常态化的过程中,还可能遭遇新冠疫情形势反复、房地产纾困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局部金融风险暴露、国际地缘局势突变等超预期事件冲击,届时MLF政策利率或有望适度调降。我预计,2023年二季度美联储有望停止加息、国内通胀读数相对较弱,货币政策面临的两大掣肘将同步走弱;如若国内第二波疫情确在3~6个月内出现,且对中国经济造成超预期冲击,二季度将成为MLF政策利率调降的窗口期。
当前无论是人民币汇率,还是发达经济体央行的紧货币节奏,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约束均已减弱,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央行可能更关心核心CPI超预期的可能性。2011年以来,历次降准降息操作都发生在核心CPI同比向下或平稳运行(绝对水平通常在2%以下)的背景下。
2023年国内物价,预计将继续平稳运行,中性情形下全年CPI同比增速约为1.7%。自上而下视角看,因近年来中国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恢复需要时间,预计疫后消费恢复高度有限,出现需求拉动型CPI通胀的概率较低;社融增速已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震荡回升,但其斜率偏弱,对核心CPI的向上牵引力不强。自下而上视角看,各类保供稳价政策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持续上升,中国主粮库存和自给率都远超国际警戒线,2023年猪肉和粮食的涨价风险可控。2023年房地产市场复苏斜率可能不高,房租对核心CPI拖累或将持续。
我认为,中国核心通胀整体风险可控:一则,近年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恢复需要时间,如无大规模刺激政策,疫后消费内生恢复的高度或有限。二则,中国经济尚处潜在增速以下,劳动力整体供大于需、主动退出就业市场的意愿不强,疫后劳动力市场修复能力可能更强。三则,房地产市场复苏或较缓慢,有助于房租等服务价格的稳定。但在极端情形下,若国内大规模消费刺激政策出台、疫情反复对劳动力供给的冲击偏强、主要城市房价和房租较快反弹,或者海外通胀风险再升温,核心CPI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较快上行,四季度突破2%的“警戒线”。
(作者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发于2023.2.20总第108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走向如何?
作者:钟正生
相关文章
- 本文系英国Unherd网站11月20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不断挑衅中国? 美中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紧张关系已持续数年,而拜登政府把与中国的对抗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台湾并非华盛顿方面升级对华紧张关系的唯一2025-07-05
- 7月7日消息,盘中大涨逾6%。截止发稿,股价报552.06元,成交13.41万手,成交额72.97亿元,最新市值13474亿元。消息面上,日前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2025-07-05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7月6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其中沪指跌超1%,失守3400点。盘面上,资源股带头调整,煤炭、磷化工、油气等板块持续走低,、跌停,“三桶油”也2025-07-05
-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在卫生大臣和财政大臣5日相继辞职后,英国民意调查机构YouGov当晚发布了一项临时民调结果。《独立报》6日报道称,调查显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2025-07-05
王海打假“疯狂小杨哥”最新进展:中山市场监管局回应“不予立案”
11月21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再次晒出了打假“疯狂小杨哥”的最新进展。他表示,疯狂小杨哥送检的金正牌300w电机规格破壁机也不合格,检测报告是假的。对此,金正电器所在的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头分局对北京2025-07-05国民养老首支养老年金产品正式发售 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渠道销售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成立后的首支产品正式发售,该产品也是《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发布后国民养老的首支养老年金产品。7月8日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