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科技强国,人民日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评论员观察)
——强国之路正扬帆③
周珊珊
前不久,建设技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科技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国强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实现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高水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平科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立自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人民日报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建设技自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科技赢得战略主动。强国强”审时度势的实现部署,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高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平科
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的深刻论断,“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的深谋远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殷切叮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推动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5G迈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到“中国天眼”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到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取得,靠的是系统全面、独立自主的科研体系,靠的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如今,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稳步上升。既有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领军人才,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英才;既有强化基础研究的“基础研究十条”,又有日益完备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今日中国,正在成为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迸发出建设科技强国的澎湃动能。
“你只要愿意用汗水去播种,用辛勤去付出,那梦想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这样回复一名中学生的来信。科技强国梦想从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相关文章
不良率高达1.71%,4800亿九江银行怎么了?再因隐匿不良资产被重罚330万,原行长潘明被点名
来源:今日城商行“ 九江银行屡次违规处置不良,又因隐匿不良资产等案由被重罚330万元。”11月22日,江西银保监局发布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九江银行因涉及通过同业投资隐匿该行不良资产等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被2025-07-07成品油价上调:机构测算92号汽油零售限价约8.1-8.3元/升,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多花7元左右
每经记者 李可愚 在经历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年内首次“搁浅”后,油价今日再次出现上调。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12025-07-07- 近日,旗下智能纯电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埃安”)完成A轮引战融资,华泰联合证券担任牵头财务顾问。 本次融资额达182.94亿元,成为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可查2025-07-07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来源:北京商报2022年上半年,三大航遭遇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8月30日晚,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相继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三大航净利润总计亏损496.59亿元,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三大航20212025-07-07
-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予02333)“买入”评级,对其2022-24年盈测为104.7/110.1/127亿元,目标价14.6港元,第三季业绩表现胜于预期。该行认为,集团第四季的收入增长将按季持平,由于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