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热点聚焦:粮食安全、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6 02:59:1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吴晓帆农业展望,是研判未来供需形势、积极释放市场信号、有效引导农业生产和消费的重要途径。近日,2022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围绕“保供给、稳预期、促增收”这 。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吴晓帆农业展望,新形是势下食安色研判未来供需形势、积极释放市场信号、农点聚有效引导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展热展重要途径。

近日,焦粮2022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全绿会议围绕“保供给、新形稳预期、势下食安色促增收”这一主题,农点聚突出粮食安全的展热展重点,对农业生产的焦粮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想碰撞,对引导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绿农业贸易稳定增长,新形引导我国乡村产业加快振兴,势下食安色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农点聚

会上,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方言,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程国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阜就区域粮食生产潜力与展望、大食物观与国家食物安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前景展望等农业发展热点问题发表观点。

粮食问题事关国家安全,需做好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

方言通过一组农业数据,从粮食需求预测与未来增产潜力两个方面对中国区域粮食生产的潜力做了细致的分析与展望。

她介绍,未来在人口峰值时期,有机构预测我国粮食需求的总量为8.5亿吨,但根据近年来粮食的突发性进口等原因,也有专家将粮食需求的预计总量提高至8.8亿吨。此外,随着三年疫情、俄乌战争等局势的不断变化,粮食的供给端、生产链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方言认为,粮食需求的预测值可能还会根据现在的情况再次发生变化。

对于未来增产潜力,她围绕800个产粮大县12年的变迁,从县域经济、资源承载力、科技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预测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在9000万吨。

方言强调,应做好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不能将增产潜力与即期产量等同,要妥善处理增产潜力与即期产量二者关系。

就提高粮食产能的途径和保障措施方面,方言建议:第一,要立足资源、以需定产。平衡产能与即期产量的关系以及品种、区域关系;科学规划各粮食产区产量目标,合理安排粮食生产;统筹粮油布局,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油料种植;按照农业绿色发展要求,珍惜水土资源,摒弃为追求产量盲目开发的粗放型生产方式。

第二,要整合资源,重点攻关,实现品种突破,单产质量双提高。统筹各类优势资源,多技术结合,全过程技术研发;以玉来(大豆)为抓手,加强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单产,突破饲料利用效率偏低的瓶颈;农机农艺结合,加强技术推广,实现肥药减量,产后减损,节本增效。

第三,要动态调整,优化县域布局。县域布局要做到“大稳定小调整”。

第四,要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保持生产补贴不减,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完善粮食生产贷款贴息等。

对于未来,方言表示,“无论从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等多维度看,中国的粮食安全都是有保障的。但是作为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不可掉以轻心。要未雨绸缪,坚持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关键还应坚持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转变发展方式,以需定产,避免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质是保障食物安全

程国强则从政策基调、大食物观、新发展阶段保障食物安全的政策逻辑三个方面出发,在粮食和食物安全问题方面给予了诸多看法和意见。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在程国强看来,大食物观的树立,转化到三农工作上,则是要推动“两个拓展,一个改革”。首先,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实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等。其次,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第三,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质是保障食物安全。”程国强表示,新发展阶段,粮食安全内涵也有了深化和拓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守好“米袋子”,还要拎稳“莱篮子”,抓牢“油瓶子”。同时,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从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建设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国家食物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此外,他还提出应坚持系统思维,建立高质、高效、协同、可持续的农业资源配置机制;要促进农产品贸易向全球供应链转型升级,构建安全、持续、稳定的全球农业食品供应网络。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和制度同步创新

21世纪初提出的“绿色增长”掀起了全球范围绿色发展浪潮。而绿色也是农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一场关乎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据此,陈阜带来了关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景展望的专题报告。

“农业绿色发展是指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陈阜介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不是单纯的绿色生产问题,而是与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等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他指出,当前中国的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主要分为五个板块:

第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发展要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注重“质”的需求转变,把农业资源利用过高的强度降下来,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让生态环保成为现代农业鲜明标志。

第二,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的涵义非常丰富,但主题应该是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要改善生活环境、保障基础设施齐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他指出,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需要健全农村污水、垃圾、粪尿收运处置和资源化处理利用体系,建设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数字乡村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链、绿色农产品价值链。核心内容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确保生态产品优质优价。

第五,挖掘固碳减排潜力,建立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以秸杆还田、保护性耕作为主体的农业固碳能力提升,以肥料、农药、灌溉、农机等投入品高效利用及能源替代为主体的温室气体减排,从而构建“绿色与气候韧性农业”。

而当前,中国农业绿色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陈阜看来,我国面临的挑战包括:耕地资源明显不足和农产品保障供给任务大的矛盾突出,导致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压力较大、步伐缓慢;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状况持续恶化和市场竞争力弱,影响农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和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以政府指导性和行政推动为主,“碎片化”特征明显,市场化、社会化驱动能力较弱……

陈阜认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最重要的是需要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同步创新,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和农产品价值链伙伴关系,要推动政策与制度改革创新,积极扶持小农户发展,提高农民、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只有突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诸多制约,才可能有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陈阜强调。

  • Tag:

相关文章

  • 实控人被监视居住,股价一字跌停,恩捷股份董秘办独家回应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华夏时报市值近1400亿的锂电池湿法隔膜龙头企业发生重大利空,其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均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律师称或涉嫌刑事犯罪。1
    2025-07-06
  • 1月信贷投放“开门红”! 有银行“扭负为正”,有地区同比增近百亿

    每经记者 刘嘉魁 肖世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廖 丹 “我们行1月份对公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个亿左右,要知道,去年同期对公贷款还是负增长。”某城商行信贷业务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疫情过峰、
    2025-07-06
  • SK-II开年第一涨 宝洁提价续命

    来源:北京商报业绩增长不见效?宝洁:继续涨价!2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月15日起,宝洁旗下高端护肤品牌SK-II将上调部分商品价格。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供应链等成本抬升,业绩增长放缓下,涨价成
    2025-07-06
  • 极星汽车盘前涨2% 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84%

    财联社3月6日讯编辑 毛乐彤)周一,资金面宽松,隔夜资金价格下行D加权平均利率报1.2274%。国债期货高开高走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全线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
    2025-07-06
  • 日本启用“问题核电站”遭批,日媒:岸田核电政策开始“暴走”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岳林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马芳】位于日本福井县美滨町的美滨核电站3号机组30日重新运转。由于该机组曾多次发生安全事故,日本政府此举引发舆论强烈批评。美滨核电站 资料图据
    2025-07-06
  • “盲买美股”时代落幕,华尔街寻找更优投资品

    策略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TINA”策略所依赖的低利率环境就此结束。过去十多年,华尔街一直信奉的“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理念——即除了股票别无其他投资选择——正在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