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破产”传闻中的苏宁易购

“破产”传闻可谓接连不止,被破产一定程度上也显现苏宁内外忧患之深。传闻高歌猛进一路收割商业版图的苏宁高光时刻已成过往。如今,易购苏宁不得不饱尝债务累累、被破产业务动荡之苦。传闻然而,苏宁在大幅关停并转、易购组阁换帅后,被破产苏宁的传闻危机仍未解除,前路依旧迷雾重重。苏宁
频繁“破产”
笼罩在债务危机下的易购苏宁,又陷入了破产传闻。被破产近日,传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案号为“(2022)川10破申3号”的苏宁有关苏宁易购的破产审查案件的信息,受理审查法院为四川省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人为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被申请人是内江苏宁物流有限公司和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公开的文书信息,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提交的申请事项理由为“被申请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显缺乏清偿能力”。一时间,“苏宁被申请破产”的消息充斥网络。11月23日,苏宁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该案件本身是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诉内江苏宁物流有限公司的纠纷案件,不涉及苏宁易购集团,并非苏宁易购集团被申请破产。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这起案件受理的法院为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因此申请人的债务人应当是内江苏宁物流,只能说明内江苏宁可能存在无法偿债等财务不佳的状况,并不能直接反映苏宁易购集团的财务状况。”
尽管根据据中城院要案中心官网消息,截至11月22日上午10点,在苏宁将欠款付清后,该案申请人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已向法院申请撤回申请。
事实上,今年以来诸如苏宁易购破产清算、被收购的传言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今年7月6日凌晨,苏宁易购在官方微博中发表声明称网传“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系谣言,并表示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数月后,11月9日,苏宁易购再次发声否认网传“被供销社收购”传闻。
尽管当事人频频否认,但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外界对苏宁命运的揣测和隐忧。北京商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中看到,不少商家和供应商在平台上投诉苏宁易购拖欠保证金、货款。
阿里难成救世主
从财大气粗、风头无两,到跌入债务缠身的泥潭,苏宁也就花了十年时间走到如此光景。2012年,那时的苏宁正与国美、京东在价格战上打得不可开交。2015年,苏宁抱上阿里,后者以约283亿元的战略投资“坐镇”第二大股东。在此之后,苏宁可谓出手阔绰,投资版图涉足地产、物流、体育、电竞等多个行业,包括42.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200亿元入股恒大、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等。
然而,这些密集的投资却成为了苏宁的拖累。例如收购的天天快递年年亏损,在2021年偃旗息鼓。而苏宁创始人张近东与恒大喝的“交杯酒”也因后者A股上市失败而破碎,200亿元不得不“债转股”。很快,苏宁的债务危机随之而来。
根据财报数据,2018-2021年,苏宁电器的资产负债率一路狂飙,分别为55.78%、63.21%、63.77%、89.66%。2020年,苏宁不得不在年底开展了一系列自救措施,比如大股东质押股权、转让股份、转变定增募资用途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拆分旗下业务进行融资等。
苏宁高光不再,在内部人士看来,是偶然之中的必然。“苏宁一向是什么都要试,但又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曾经供职于苏宁易购的单宁(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苏宁在战略上的转变一向又快又准,但每一次都比对手晚一步。
占不到“天时”,“人和”在苏宁战略转变的过程中也一直处于失速状态。“苏宁内部,由上到下的执行问题很大,执行人员的管理思维一直很难转变。”单宁透露,以苏宁物流为例,其盈利能力始终不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部的管理人员认为所有的客户必须遵从苏宁的规则,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正因如此,直到单宁离职,苏宁物流都尚未跳脱出苏宁易购独立发展,始终在苏宁易购的供应商服务中兜兜转转,缺乏市场竞争力。
业务难掩颓势的同时,苏宁也历经管理层的动荡。为挽救大厦将倾的局面,去年7月深圳国资退出后,江苏国资、阿里、华泰等联合入股苏宁。历经一系列股权变更,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持有苏宁易购20.3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但张近东已无苏宁易购的控制权。紧接着,张近东出局董事会,接棒者为阿里系前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担任苏宁易购董事长。这也意味着苏宁与“张近东时代”挥别,由阿里正式接盘。
但进入“阿里时间”的苏宁大船掉头依然吃紧。财报显示,苏宁易购前三季度总营收达555.4亿元,同比下降51.95%;而净亏损为45.45亿元,同比减亏39.94%。2022年以来,苏宁易购已经关闭了54家家乐福超市门店。
屡败屡战
眼下,和其他零售企业一样,苏宁也将刚刚过去的“双11”作为今年四季度的重要发力点。“双11”开启前,苏宁易购宣布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旗下超600家门店入驻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苏宁易购在美团平台订单量超45000单。与此同时,线下门店也实现了万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环比增长137%、智能家电销售环比增长143%的成绩。
除此之外,今年8月,苏宁还在南京徐庄落地了全国首家苏宁易家广场店,据介绍,苏宁易家是苏宁易购旗下聚焦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创新业态,融合了家电、家居、家装等商品和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置家服务。
不过,苏宁和京东、阿里等老对手难免冤家路窄,短兵相接。“作为一家由线下起家的贸易公司,苏宁从开启线上业务以来,一直走得跌跌撞撞不太顺利。”究其原因,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认为,苏宁的底层业务逻辑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产品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这与互联网时代经营顾客的底层逻辑不太匹配”。
但赵振营同样认为,残喘苟活的苏宁并非毫无生机。他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线下资产的优势和重要性正在显现,而这恰恰存在于苏宁的天性中。“尽管苏宁目前也进行了线上的布局,但其数据收集渠道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赵振营表示,苏宁走到这一步,与其底层商业逻辑的固化不无关系,“随着比价成本消失所带来的零售业利润空间的缩小,苏宁急需在零售之外找到新的利润来源节点,如果不改变其底层商业逻辑,当下的困境很难扭转了”。
北京商报记者 何倩 乔心怡
相关文章
知乎-W11月18日斥资35.19万美元回购13.825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1月8日晚间,002195.SZ)披露,上海岩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岩合”)将受让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韩猛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淑霞转让的公司股份5.54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6758%2025-07-06
- 你有多久没有打开过电视了?近期,演员李嘉明发视频指责电视收费乱象。同时,李嘉明称自己已经三年没有打开电视了。“花大几千买的电视看不了,打开全要收费、要包月VIP。”一番真切吐槽,激起无数网友呼应。目前2025-07-06
- 据人社部官网显示,国务院任免多名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任命丛林女)为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免去梁涛的银保监会副主席职务文|陈洪杰编辑|袁满1月10日,据人社部官网显示,国务院任免多名国家工作人员,2025-07-06
- 11月23日,比亚迪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这是2025-07-06
河南已渡过疫情高峰:全省感染率为89.0%,未发生严重医疗挤兑
人口大省河南省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2023年1月9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