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3天开展30亿元逆回购操作 专家称货币政策取向未发生变化

本报记者 刘琪
在7月1日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后,央行元逆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并未延续以往100亿元滚动投放节奏,连续而是天开连续3个工作日(7月4日至7月6日)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也是展亿专自2021年1月27日以来最低逆回购操作规模。同时,回购鉴于7月1日至7月6日共有3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操作称货策故截至7月6日,币政变化央行月初累计实现净回笼3510亿元。发生
对此,央行元逆债市反应强烈。连续7月4日,天开国债期货全线收跌,展亿专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209)下跌0.24%,回购主力合约(TF2209)下跌0.27%;现券收益率则多数上行,操作称货策其中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2.25个基点,币政变化至2.8475%。
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连续开展30亿元逆回购操作规模,并不意味着流动性会趋势性收紧,对于流动性应更多关注“价”而非“量”的变化。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规模,而更应关注利率水平,即“价”比“量”的信号意义更重要。当前D(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水平远低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这表明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货币政策依然稳健,取向没有发生变化。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15时,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1.5685%,其近5日加权平均利率为1.6877%,均显著低于当前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2.1%)。
“当前经济处于复苏过程中,但动能偏弱,因此还没有必要大幅收紧流动性。此外,这释放出央行‘不搞大水漫灌’的信号。”伍超明补充。
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操作规模较小的核心原因是季初银行间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缺口和流动性需求不大,并不代表央行收紧流动性。
实际上,央行早在2021年第一季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指出,“市场在观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应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而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避免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过分解读”。
另据反映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松紧程度的CFETS-NEX人民币资金面情绪指数(指数从0至100紧张度递增,50为均衡,超过50即反映资金紧张)显示,该指数在6月30日16时升至65,为6月份最高水平,7月1日8时45分回落至50,随后绝大多数时点均处于50以下,反映出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半年末紧张状态在7月初出现缓和。
在李超看来,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宽松的政策基调,核心仍在宽信用。
伍超明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需要在稳就业、稳物价和稳汇率多重目标中取得平衡,预计总基调将维持稳健偏松,核心聚焦宽信用,重点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加力、稳住房地产融资和配合财政发力等来支持信用扩张。
相关文章
- 能源分析师帕特里克·德·哈恩Patrick De Haan)近日表示,如即将到来的美国飓风季造成较大破坏,美国人将看到能源价格突然“暴涨”。德·哈恩指出,美国多数能源价格在夏季比较平稳。如果没有飓风干2025-07-07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来源:金十数据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情绪依然脆弱,除了对美联储收紧政策和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的台湾之行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分析人士警告说,佩洛西此行可能会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对于目前市场所处的状态,我们还是要再次强调:1、指数调整周期;2、个股结构性行情。有些人觉得无法理解,认为大盘都处在调整的状态下,为什么还有结构2025-07-07
- 财联社11月22日电,针对市场有关比亚迪在相关电池领域动作的传闻,比亚迪官方表示,“近期对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经向公司确认后,均为不实信息”。近日,行业盛传“比亚迪全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即将装2025-07-07
- 8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与全球同步发布了202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的榜单又有哪些亮点?上榜门槛2021年,世界经济在疫情中艰难重启。此次《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37.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