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半年、产线停产,昔日明星独角兽柔宇科技步入至暗时刻

在断粮两年多、欠薪欠薪6个月后,半年昔日明星独角兽、产线柔性显示屏制造商柔宇科技又被爆出放假3个月消息。停产
近日,昔日有媒体报道,明星柔宇科技公布员工清明节后继续放假安排,独角为期3个月,兽柔按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计酬。宇科对此柔宇科技回应,技步网传全员放假3个月是入至谣言,公司很多员工还在上班。欠薪
在柔性面板行业,半年柔宇科技以制造出全球首部商用可折叠手机而闻名,产线柔宇科技创始人兼CEO刘自鸿常以“天才少年”为外人道。停产刘自鸿17岁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高考状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26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2012年,他回国创业成立柔宇科技。天眼查显示,柔宇科技成立后共获13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要追溯到2019年四季度。2020年,柔宇科技曾以60亿美元的估值跻身《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
但柔宇科技自身造血能力一直被外界所诟病,被指成立10年主要靠融资输血求存。
2020年年底,柔宇科技申请科创板IPO,招股书显示,连年亏损的柔宇科技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收合计只有5亿元,累计亏损却超过30亿元。两个月后,其上市计划搁浅。
2021年下半年开始,柔宇科技陆续传出拖欠员工工资消息。同时,据传该公司大批员工离职,有员工透露,2022年开年以来,柔宇科技OA系统里的人数不断减少,已经从1800人下降到700人。
4月7日,针对放假传闻、欠薪事件以及企业目前状况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求证柔宇科技相关人士,一名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去过公司,对最新情况不太了解,且没有得到领导授权,无法代表公司对外发声。”另一名内部人士则以“正在开会”为由匆匆挂断电话。
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
欠薪停产
“去年9月到现在都没发钱,年后产线也停产了。”今年3月,夏伟(化名)从柔宇科技离职,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之前近半年的工资至今未到账。3月29日,据媒体报道称,一名柔宇科技员工再次爆料,去年9月至今,6个月内收到5封欠薪邮件。
4月5日,已离职的杨飞(化名)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试了很多方法,但小半年仍未拿到工资。”
去年,有媒体报道,柔宇科技薪资未全额发放,多数员工被告知2021年9月薪资仅部分发放,2021年10月薪资则全额暂停发放,公司承诺将在2021年11月30日补发。
到11月30日补发薪资的日子,柔宇科技召开全员大会,刘自鸿袒露柔宇的资金现状,说2021年12月会有融资,并承诺薪资或将12月底至第二年1月一次性发放。
去年12月,刘自鸿还在朋友圈转发《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并配文: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1月10日及11日,该公司所持北京柔宇电子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累计约775万余元股权被冻结。此外,该公司的4家分支机构均已注销。
外界猜测,柔宇科技一次次发放薪资落空,或许意味着融资事项进展并不顺利。
资金难题
2012年5月,刘自鸿和两名清华大学兼斯坦福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10万元创立柔宇科技。
成立之初,柔宇科技便获得深创投、松禾资本的数千万元投资,此后陆续完成13轮融资,最后一轮定格于2019年第四季度,交易金额3亿美元。
10年间,柔宇科技获得了各大银行,以及IDG、中信资本、基石资本、越秀产业基金、保利等40多家机构的投资,投资阵容堪称豪华。
尽管获得众多VC/PE青睐,但柔宇科技的缺钱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
“据我所知,之前融到的钱基本都投到生产线。刘自鸿至今还开着一辆里程20多万公里的老旧奥迪,柔宇是家想扎扎实实做事的企业。”此前,柔宇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最后一天,柔宇科技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拟募资144.34亿元。在当时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中,柔宇科技的募资金额仅次于。不过,因募资金额中有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界质疑柔宇科技上市是为圈钱。
两个月后,柔宇科技和保荐人撤回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收入1.16亿元,净亏损9.61亿元,现金流量净额为-3.86亿元。
“目前柔宇最缺的就是钱,加大研发、量产、销售等都需要资金。”科技行业投资人张立渊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柔性OLED面板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以行业巨头京东方(000725.SZ)为例,其第一条6G柔性OLED生产线单项目投资金额高达达465亿元;小米、华为的屏幕供应商维诺信(002387.SZ)在柔性面板产线的投入也超过400亿元;TCL华星t4产线计划投资金额350亿元。相比之下,柔宇科技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的投资规模只有110亿元,与上述几家同行企业相去甚远。
量产迷局
折叠屏与柔性屏赛道,近年来热度不断攀升,手机厂商竞相追逐。
4月11日,vivo即将发布vivo X Fold进入折叠屏市场。在此之前,已有三星、华为、小米、OPPO、荣耀等手机厂商发布多款折叠屏手机,还有更多的新机箭在弦上。
多位业内掌舵人以及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会是折叠屏市场海量快速放大的一年,也是中国手机厂商进入高端市场一个很好的契机。
同时,调研机构DSCC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折叠屏手机市场销售额将增长至10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0%,预计将有7440万部折叠屏手机上市。
研究所科技与计算机首席分析师陈杭发布研报表示,OLED屏幕是手机7大核心部件里,唯一通过20多年自主研发弯道超车,在全球具备领导地位的主赛道半导体产业,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和辉等分别在柔性OLED各自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随着国产显示屏崛起,智能手机厂商也开始大批量采购上述厂商的OLED屏幕,但柔宇科技并未受到主流手机厂商认可。
据悉,全球研发柔性屏的主流屏幕厂商,如三星、京东方、TCL等,普遍采用的是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路线,柔宇则选择独创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19年,柔宇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下滑至5%。销量上,在2019年产量为31.4万片的情况下,销量仅5.27万片;2020年上半年实际产量为4.86万片,但销量仅2.21万片。
实际上,柔宇科技没有把自己定义为一家纯粹的面板企业,而是一家B2B、B2C齐头并进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刘自鸿对外谈到与面板行业巨头京东方的区别时曾说:“除了两者技术路线完全不同之外,京东方更偏重B2B的模式,而柔宇是B2B+B2C。”
目前来看,这一路线走得并不顺遂。
4月5日,一位柔宇科技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他所在的生产线年后已完全停产。
相关文章
- 全国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正式落地。11月17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官网披露,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北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并启动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全国首个试点落地北京。试点重点为认股权的各类持有方提供具2025-07-06
- 【环球网报道】关于布查事件,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地时间3日认为,乌方的目的旨在“破坏和平谈判”。据报道,扎哈罗娃在Telegram上写道:“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于20222025-07-06
- 4月5日周二),美股激光雷达概念股集体走低,截止发稿,维视图像MVIS.US)、VelodyneVLDR.US)跌超4.5%,LuminarLAZR.US)涨超3.8%。2025-07-06
- 援沪医疗队总人数约万人记者3日从上海市卫健委了解到,全国多地援助上海的医疗队总人数约一万人,于近日分批抵达上海,其中部分医疗队已入驻方舱医院,准备接收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华社照片,上海,2025-07-06
- 每经评论员 张怀水近日,美国游戏制作公司暴雪娱乐一纸声明,宣告与网易HK09999,股价107.3港元,市值3524亿港元)合作终止。从相见恨晚到分道扬镳,两家公司终究没能挺过第二个七年之痒。从2002025-07-06
-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31日签署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以卢布进行天然气贸易结算的总统令,新规于4月1日起生效。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又表示,由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美元2025-07-06
最新评论